2020/12/21 < 上一版 下一版 > 返回首页
第05版:悦读

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——

研究的文化

此处所说研究的文化,不是学界经常讲的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引入文化,而是说研究本身所呈现出的文化,更深层则反映的是研究者的学识、才气和情怀。

学识是由学与识两个部分组成,古人讲学养,今人讲知识积累与结构。林先生之学基础在杜诗学,他的出道之作也是成名之作即其博士论文《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》,为传统的辑佚校勘考证之学,足见林先生入学即正,传统之学功力深厚。林先生的杜诗研究、唐诗和文学史研究,都表现出极强的理论性和逻辑色彩。一般而言,古代文学研究者都会具备一定的学识,不同者过多或少、或高或低而已。然而才气却不同,未必人人具备。如果说学识主要体现在判断力和洞透力,才气似乎表现在文学的感悟、理解和想象。读林先生文集,他的文章著作,虽非才华外放、飞扬跋扈,但林先生文章文思之开放,文情之浓郁,都难掩抑其才情。

情怀是文章之外事,却也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走向与程度。作为当代的人文研究者,我们的研究,我们的著述,未必一定直接联系家国大事,但胸襟怀抱一定要有。林先生的论著都表现出“试图拥有一种充分理解传统文学与文化的精神高度,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思想逻辑。”(孟泽《林继中文集总序》)这段话概括地指出了林先生作为古代文学研究者的情怀,这样以研究作为理解传统文化、追求人类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情怀,在当代学者中已然不多了。

▱本报记者 吴丽燕 整理

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:www.zzxww.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:www.zznews.cn

广告热线:0596—2598333 订报及投诉:0596-2594000

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、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-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