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林语堂读书社会在每学年的一月和六月,把学生的作品编辑发表在社刊上。”暑假里,平和五中林语堂读书社陈丽云老师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,手捧一本校刊,作文入选的同学脸上笑容都是灿烂的。在她看来,学生的作品发表在校刊上,自己的作文可以在全县被传阅,对学生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。读书社成员在写作方面都有不小的收获,在平时的考试及期中、期末考中,作文常常得高分,有不少学生在各种征文比赛中获奖。
陈丽云介绍,林语堂读书社的宗旨是“读书好,好读书,读好书”,平时组织举办有关写作、演讲、朗诵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竞赛活动;组织读书社成员参加市、县、校各级举办的征文活动;向报刊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;编辑出版读书社社刊;积极向校广播室提供稿件,加强与县属各校的读书社团交流,让更多同学在心底埋下文学的“种子”。
在文学社指导过程中,陈丽云老师平时会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准备好“采蜜本”,把看到的精彩词语、优美句子及书中一些生动有趣的段落随手记在本子上,并要求学生把记下来的东西读一读、背一背。这样日积月累,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词汇,增加了写作素材。为了进一步提高阅读效果,每周还进行一次读书笔记汇报会,让学生谈谈自己新的读书收获和读书体会,评出每周的“阅读之星”,给予表扬、奖励。“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广阅读、勤记录的积极性。”同时,陈丽云老师会根据低、中、高年段学生的不同水平,采用“先说后写”的方法提升阅读效果。“对于学生在写作时能恰当运用平时积累的词汇,及时地给予表扬,增强他们读写的信心。”
陈丽云告诉记者,读书社积极参与“暑假读一本好书”活动,分成初中组和高中组文章参加县里的评选活动。“我们布置读书社成员读林语堂的《苏东坡传》,让同学们写读书心得,下一步文学社会将与林语堂研究会联合举办各种读书活动,以读促写,培养更多更好的文学苗子。”
⊙本报记者 苏水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