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/09/20 < 上一版 下一版 > 返回首页
第10版:文化走廊

迉 迡

⊙郑通和

闽南方言,“七桃”意谓“游玩”。这是同音代替,何其荒诞不经!

那么本字是什么呢?

是“迉迡”(qíchí)。

迉迡:游息。《文选·杨雄,〈甘泉赋〉》:“徘徊招摇,灵迉迡兮。”李善注:“迉迡,即栖迟也。毛萇《诗传》曰:‘栖迟,游息也。’”

“栖迟”本义之一为“游息”。《诗·陈风·衡门》:“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”晋袁宏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七》:“栖迟刀笔之间,岂以为谦,势诚然也。”

本地闽南话,“迉迡”(cit阴入 to上声),义同。如:“这所在,很好迉迡。”“漫迉迡了,得做工了。”

本地闽南话,“迉迡”(cit阴入 to上声),常词义缩小为“游玩”。如:“无甚迉迡,还是转来好。”“俺同齐去武夷山迉迡。”

词义的缩小与扩大,这是方言变体中常见的。

因“迉迡,即栖迟也。”所以作“栖迟”也可,二者通用。

在闽南方言中,像“七桃”这种同音代替,总被认同,而本字,如“迉迡”,则多因不认识,也就无从认同可言了。这结果是同音代替大行其道,而本字则寸步难行。

让同音代替继续“大行其道”下去,是万万不可的!须反其道而行之,让本字为闽南人接受,这是问题的根本。

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:www.zzxww.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:www.zznews.cn

广告热线:0596—2598333 订报及投诉:0596-2594000

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、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-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