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睡前,孩子的肚子传来咕噜咕噜的响声,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吃。没找到面包或饼干,就泡了碗芝麻糊。热气氤氲,孩子一边呵着气,一边埋头吃。抬头问了我一句:“妈妈,你小时候有芝麻糊吃吗?”我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没有。”“那要是半夜突然肚子饿吃什么?”我开始苦思冥想,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什么东西可以快速填饱肚子。
我想到了芝麻糊的前身——面粉枣。
面粉枣,在厦门、台湾、山西、北京等地被称作面茶。以面粉为主料,将面粉炒熟,加上炸好碾成末的油葱、花生、黑芝麻等配料,最后撒入白糖,混匀即可。闽南话叫“面粉做”,音译成普通话就成了面粉枣,所以面粉枣里没有枣。面粉枣香味独特,具有健脾补胃之功效,既可当饭吃,又可作为点心。
早年曾听母亲说,在我断奶后,每晚临睡前,她都要把米糊煮好,放进热水瓶里保温。半夜,饿醒哭了,母亲就把热水瓶里的米糊倒出来,一口一口地喂我。再长大一些后,不吃米糊。家里就常备着面粉枣,可以随时充饥。
母亲年轻时是炒面粉枣的好手。面粉枣,原料简单,制作简单,品质的好坏全在于温度与时间的拿捏。土灶、大铁锅、慢火,近一个小时,不断地翻炒锅里的面粉,确保不会烧焦。将面粉炒至微黄,加入事先炒好并研磨成细末的油葱。炒制完毕,晾凉,装入提前洗干净并且没有水气的玻璃瓶中。密封保存,放在干燥的地方,一个月都不会变质。吃时,在搪瓷碗里放一二匙的面粉枣,滚烫的开水,冲进碗里,激发面粉与葱头的香,香气喷薄而出,稍加搅拌即成糊状。热气腾腾中香味扑鼻,吃上一碗,暖心又暖胃,回味无穷。
再长大一些后,上学住宿。晚自习课后,大家回到宿舍。几乎每个同学都拿出面粉枣冲泡,当做点心。吃的大都是千篇一律的香葱味,个别同学吃的是花生味的。打听到哪个同学吃花生味的面粉枣,我就围过去,“探讨”一下花生味的面粉枣的做法。原来,花生味的面粉枣就是在簸箕上铺一张报纸,把炒熟的花生仁摊在报纸上,用酒瓶子来回碾压,使之成为花生碎,掺进炒熟的面粉里,就有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香味。听说还有芝麻味的面粉枣,但一直没吃过,因为芝麻价格不菲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各种方便食品不断涌出,吃面粉枣的人少了,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,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不知道什么叫面粉枣。
一日,我与同学提及上学吃面粉枣的往事。同学告诉我说,北京路上有一家店,采用祖辈的制作工艺,延续着面粉枣最传统的味道。还把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消息找出来给我看:面粉枣被中国烹饪协会列入中餐特色小吃名录;面粉枣传统制作技艺于2020年2月被列入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;随着古城的爆火,面粉枣登上抖音、小红书等一众新媒体,不少游客做攻略,专程来买面粉枣,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。
一度销声匿迹的面粉枣,以其传统制作工艺再次“翻红”。时光深处,面粉枣又一次款款地走向大众,我内心感慨万千,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北京路,吃上一碗伴随自己成长的面粉枣。